近日,《保定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正式出臺。該計劃提出,保定市將加快建設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力爭到2020年,吸納京津技術合同交易額占到保定市的1/3以上。
未來三年,保定市將以打造京津保協同創新高地、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培育企業創新主體、推進區域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營造良好創新環境等為主要任務,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按照計劃,到2020年,保定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將超2.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件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0099家。
為此,該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全力構筑京津保協同創新高地。以京南國家科技成果轉化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全面推進保定國家高新區、長城汽車科技園、高碑店國際創新園、涿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探索具有保定特色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與路徑。遵循輕資產、重運營、重服務的模式,推動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建設,利用智庫共享平臺、雨林空間、展示中心等開放性支撐平臺,高效聚集政策、資本、高端人才、創新文化、領軍企業、高校院所六大創新要素,努力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的示范項目。同時,繼續舉辦京保校企成果轉化對接會,促進高端科研成果、科技項目在保定轉移轉化,力爭到2020年建成省級以上技術轉移服務機構17家,全市技術交易總額達到60億元。
該計劃提出,實施創新機構倍增計劃,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工程,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搭建企業技術創新中心和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力爭三年內使市級科技創新平臺達到200家。鼓勵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在保定國家高新區等地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引導企業、高校院所與京津共建或自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設立市級重大科技專項,加強與京津的產學研合作,力爭每年突破一批核心技術。
加快產業技術創新,優化產業布局。重點培育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術、生命健康等先導型產業,加快推進保定人工智能大數據孵化器建設,利用百度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開展自動駕駛數據標注研發服務;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產品制造、技術集成以及相關標準制定,打造京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基地。大力發展質量農業、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抓好現代農業園區,加快田園綜合體、生態農場建設。到2020年,培育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70家,全市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
同時,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實施眾創空間倍增計劃,每縣建設2家以上眾創空間,并強化創業服務和指導;依托高等院校、高新技術開發區,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育成體系。到2020年,市級以上眾創空間達到120家,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