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發展到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建設,從高質量推動全面對外開放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宜居公園城市研究到創新人才公寓政策……今年5月份,成都高新區啟動重點課題調查研究,由黨工委、管委會主要負責人牽頭開展20個課題,圍繞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行對表對標,把“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引向深入。
日前從成都高新區獲悉,園區重點課題調查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呈現出對表對標站位高、領導帶頭作表率、聯動推進措施實、創新舉措效果好等特點。成都高新區在持續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堅持問題導向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為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作為我國西部地區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核心區,30年來,成都高新區實現了高速發展,成功邁入國家高新區方陣。然而,對標先進園區,成都高新區在科技創新、內生發展動力培育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審視新時代國家高新區的戰略使命和時代方位,成都高新區發展已經步入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戰略關口。”……成都高新區開展重點課題調查研究,旨在“高標準對標、深入查找問題、補齊存在短板”。
成都高新區課題站位緊扣主題主線,在調查研究中,各課題組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思考問題、開展調研、謀劃工作,主動在全國乃至全球城市體系大格局中謀劃園區發展。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加深了對省情市情區情和發展階段性特征的認識把握,提出了有見地、有深度、有操作性的意見建議,高質量完成了調研報告,有利于進一步深化活動開展、指導實際工作。”
據介紹,20個重點課題包含“四個轉型”、改革創新、放權賦能、培育聚集創新要素、精準人才政策、產業培育、公園城市建設等內容,緊扣高質量發展,切實找準解決問題的科學路徑和政策措施。
在《圍繞“四個轉型”改革創新,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課題中,成都高新區對表中央、省市要求,對標全國、全球先進園區,深入研究高質量發展內涵,圍繞“四個轉型”探索可復制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政策、措施,在全國樹立高質量發展的典范。在《圍繞放權賦能,優化高質量發展管理體制機制研究》課題中,成都高新區圍繞高質量發展,深入梳理“一區四園”及鄉鎮、街道體制機制,通過對標先進園區經驗,形成了關于完善管理體制、促進產業功能區建設的意見。在《以自貿區建設為統領,高質量推動成都高新區全面對外開放》課題中,成都高新區深入落實成都市對外開放大會要求,結合實際,形成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2018-2020年行動計劃、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2018年特色任務清單和全球頂級科技園區合伙人計劃(TSPPP)實施方案,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推進對外開放與交流合作。
“此次重點課題調研階段性成果豐碩。”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課題組還形成了其他調研成果。例如,《培育和聚集創新要素,高質量推進天府國際生物城建設》,形成天府國際生物城三年建設方案;《繪制產業發展全景地圖,優化產業引進策略》,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招商引資策略,繪制出成都高新區三大主導產業主要細分領域全景地圖;《創新人才公寓政策,人才公寓籌資建設、分配、創新使用》,圍繞籌資、規劃選址、建設策略形成3年建設方案,形成適合四個園區特點的人才公寓管理使用辦法。
持續深入開展重點課題調查研究,重點是突出成果轉化運用。“報告通過對成都高新區現有企業服務體系的梳理,借鑒學習國內其他地區企業服務先進做法,對下一步的企業服務工作提出具體建議并提出了以實施‘高質量倍增’企業服務升級計劃為試點突破。”“我們分析了主導產業投資促進現狀和重點企業投資需求,聚焦主導產業重點領域繪制了產業招商地圖,研究提出了優化產業引進策略的對策措施。”……據了解,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論證,課題成果報告逐漸形成。這些報告有的側重橫向比較,有的側重縱向分析,有的在提出問題后給出對策,都將應用于推動高質量發展。
“‘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成果集中體現在高質量調研報告的形成和轉化上,針對問題、直奔主題開展深度調研,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推動全面落實工作,持續把活動引向深入。”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高新區將繼續深化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持續深入開展重點課題調查研究,并在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后結合會議精神貫徹落實,及時抓好重點課題調研報告修改完善,努力將課題成果轉化為推動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具有針對性的戰略謀劃和政策措施,全力建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