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東,張江和臨港,一南一北,相隔近60公里。而在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大版圖里,一個是核心承載區,一個是主體承載區,是兩個重要的發展極核。
7月11日,一條新的戰線串起了張江和臨港。浦東將統籌沿線各鎮產業資源,打造一條“南北科技創新走廊”,形成張江、臨港、各鎮聯動的“2+N”產業布局。
張江經過26年的發展,正以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集聚和建設世界一流的大科學設施,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和科技綜合實力。
臨港是上海面向未來的重要戰略引擎,近兩年,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和關鍵性、功能性平臺項目順利落地,承擔高端制造的國家重任。
浦東新區政協副主席、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主任唐石青表示,“南北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是浦東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區建設之必需。兩地只有在研發、中試、產業化等各個環節相互支撐,才能充分地形成合力、融入大局,形成產業集群、產業生態,整合實現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的有機統一。
張江—臨港的“雙區聯動”不僅是點上的切入,更是線上的聯動和面上的推進,將促進更大區域內的資源統籌整合,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創新活力。通過三年努力,力爭形成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鎮域工業用地地均產出力爭達到60億元每平方公里。
浦東已經啟動了“南北科技創新走廊”的戰略規劃研究,從產業規劃、交通規劃、環保規劃等方面進一步明確張江、臨港、周邊各鎮的發展特色及協同分工。未來,“南北科技創新走廊”還將向北延伸至金橋、外高橋等區域,形成浦東完整的中部南北走廊,成為浦東未來發展新的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