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新區參展第七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圖片來源于網絡
這里擁有全球首個3D打印開放式服務平臺,我國北方唯一的國家級石墨烯產業創新示范基地也落戶于此——
改革開放40年
高新區第壹檔案
本報記者王建高
7月初,CIROS2018第七屆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傳來喜訊,青島國際機器人產業園再次榮獲全國具影響力機器人產業園獎,這是自2016年以來,青島高新區第三次獲此殊榮。
20多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人煙稀少的鹽堿地,鹽田、蝦池、溝溝壑壑……如今,作為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六大依托之一的青島高新區已經變身一座科技人文生態新城,擁有中國具投資潛力經濟園區、全國首個騰訊雙創小鎮、國內首個智慧云小鎮、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園區、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等一大批“國字號”招牌。
青島市政府黨組成員、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王作安表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浪潮,青島高新區正以創新引領體制機制改革,打造產業、科技、人才“三輪驅動”的創新體系。
從主導到引導,國內首創“事業部制”
1個月零3天,是青島高新區軟件產業事業部部長張志強和他的團隊創造的大項目招商落戶紀錄。“這是青島高新區在國內首創‘事業部制’,工作圍著企業轉帶來的成果。”張志強說。
從2016年開始,青島高新區按照專門、專人、專注、專業的原則進行自我革命,以軟件產業事業部、信息技術產業事業部、生物制藥產業事業部等十大事業部,代替了原來的招商局、投資促進局等機構的部分職能。為了向市場放權,高新區還交出了傳統園區管理6項職能中的4項,“規劃、建設、融資、評估、運營、服務”掐掉中間,只留兩端。
政府平臺化,干部職員化。青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尚立群說,“這一舉措就是要變管理為服務。”如今,青島高新區管委會的角色從主導變成引導,工作重心也變為培育公平開放的創新市場。
隨著這一改革的實施,原來多是企業有事找“委辦局”,現在則成了事業部圍著企業轉。事業部取代“委辦局”,打破了青島高新區招商工作中“裝到籃子都是菜”的弊端,使得過去單一項目、單個企業的招商模式,轉變為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集群化,構建完整產業鏈的大招商格局。
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事業部還將隨著產業與市場的變化而調整。青島高新區高端智能制造事業部部長耿凱說,分工的調整不僅僅帶來招商引資方向的改變,也更貼近“產業組織”的概念。目前青島高新區正在加快建設全國大的海洋科技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北方大的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中國3D打印中心總部基地等等,這些產業項目中,很大比例的招商引資都是由市場主體完成的。
搭建創業生態,提供的不只是“土壤”
在青島高新區,創客吳國盛“一杯咖啡搞定100萬元天使投資”的故事已被傳為佳話。
“我希望把自己研發的芯片再賣回美國去。”2013年底,曾在美國硅谷擔任高級軟件工程師的吳國盛回國創業,在青島高新區成立了若貝電子公司。
創業伊始,他遇到的個困難便是資金問題。然而憑借高新區內完備的“創業生態系統”,他時間與清華科創天使投資取得了聯系,創造了“一杯咖啡搞定100萬元天使投資”的傳奇。經過刻苦攻關,如今吳國盛團隊已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動態可重構的自適應芯片,可應用于航空航天、云計算、通信大數據等領域。
“對創新創業者們來說,只要帶著好的創意入駐,就能找到所需要的一切。”青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褚曉明介紹,高新區提供的不光是“土壤”,還提供投資融資、鏈接產業等各種創業服務。
“目前,青島高新區已建成201.2萬平方米的孵化器載體,累計獲得認定的各級孵化載體達到33家,其中國家級16家。”青島高新區眾創服務事業部部長劉玉龍告訴記者,孵化器載體建設為創業項目的初級孵化提供了佳溫室,“零條件”入駐的門檻、“青島高新創業十條”、免費三年入駐、天使資金扶持等措施的實施吸引更多的創新創業項目紛至沓來。目前,全區創新創業項目突破1800家,“千帆計劃”企業374家,各類高層次人才突破5000人,“”專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
構筑產業高地,創新驅動跳躍式發展
每小時四萬多個啤酒瓶的抓取速度?沒錯!這是青島諾力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造出的驚人成績。
公司董事長杜維力說,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包括伺服電機、控制器在內的關鍵零部件卻一直依賴進口,這讓整個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受制于人。經過8年的“臥薪嘗膽”,諾力達自主品牌的機器人產品在分布式運動控制系統、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一體化精密減速機等方面取得了多項核心專利,也成為我國首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搬運機器人企業。
在王作安看來,在鹽堿地上播撒創新的種子,就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在重點領域布局培育“小巨人”企業,實現跳躍式發展。
一方面,青島高新區堅持“靶向招商”,爭取引進一個、帶動一批,形成疊加效果。青島高新區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張可功介紹,以機器人產業為例,目前青島高新區已有各類機器人企業60多家,產品涵蓋從研發到市場應用等各個領域,世界頂尖的機器人企業瑞典ABB、德國KUKA等都已落戶園區,預計到2020年,將集聚機器人全產業鏈企業150家,產值將達到190億元。
同時,青島高新區圍繞科研院所系、高校系、企業系、海外系等高端資源,著力打造四大創新平臺,累計引進5家中科院院所和16家“國字號”創新平臺,成為園區創新發展的強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