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工作會議精神,支撐成都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今年以來,成都市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培育梯度行動計劃,著力提升科技型企業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供給。
理順科技型企業培育路徑。聚焦國家認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三類企業,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成都創造”領軍企業的遞進式培育路徑,根據行業特征、技術領域、企業規模等分類建立動態調整、跟蹤服務的重點科技型企業培育庫,整合特色優質服務資源對入庫企業實行精準、持續支持。構建市政府、區政府、產業功能區三級聯動培育機制,營造產業功能區與科技型企業“共生共贏”局面。推進企業培育措施由“資金支持”向“服務支撐”轉變,財政資金支持方式由“無償資助”向“投貸貼”轉變;對符合產業功能區主導產業方向,研發投入高、發展潛力大的企業進行定向扶持性投資,促進企業發展由“潛能”向“動能”轉變。
健全科技型企業培育體系。按照“協會+聯盟”構架,推動由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服務機構發起成立首期30家機構的“成都市科技服務業協會”和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投融資、財務管理、市場開拓等全方位服務。通過線上線下、“大課宣講+小課輔導”等方式,開展科技型企業戰略管理、技術交流、成果對接、產品推廣等活動100余場,參與企業8000多家。圍繞企業創新能力提升,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建立135個產學研聯合實驗,采取科技創新券方式補貼科技型企業購買研究開發、科技咨詢等服務的經費支出,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導建立信貸資金規模達50億元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支持企業獲得信用貸款30.04億元;聯合投資機構、高校院所、企業出資設立11支天使投資基金,投資的12家科技企業成功掛牌新三板。
促進科技型企業量質雙升。截至6月底,全市取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登記編號的企業2381家,在15個副省級城市排名前列;培育炎龍科技、極米科技、優博創、卡諾普、縱橫無人機等一批細分行業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的科技型企業群體已經成為全市新經濟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源頭活水,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高質量科技供給,上半年,全市有效高新技術企業同比增長17.82%。全市上市公司中有效高新技術企業占比達57.53%。